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
钓鱼本意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详,那么网络上的钓鱼又有怎样的意思呢?
在社交和网络互动中,“钓鱼”也可指某人用带有争议性、刺激性的言语来引起别人的过激反应,就像钓鱼时引鱼上钩一样,目的是引发争论或获取关注。
当下正值过年季,“钓鱼佬”主要钓的话题就是新上映的电影、春晚等,这里就举春节电影的例子浅谈一二。
第一类作者:话术:今天去看了某某电影,真的难看至极,无论是这里,还是那里没有任何看点,看了一半直接睡着,相比之下,另一个电影怎样怎样。
这是他们的话术,极力贬低一部或者几部电影,抬高其他电影。引起网友的争议和关注,隔岸观火,最后收取一大波流量和收益。
第二类人:批判前一类人,甚至晒出前一类人的文章。站到道德制高点上绑架他们,利用正义的观点得到网友的认同。
这一类人,战略上,比第一类人厉害,甚至可以说利用了第一类人,网友的愤怒也会集中到第一类人身上,他们名利双收。
再来说收益有多大,我们一般看到的几十几百评论的文章,阅读量基本都是几万几十万,而一个新手作者几千阅读量的文章就可以赚到10块左右,他们获利之多不再细算。不过声明一点,微头条赚的钱要远低于文章。
当然,如果一部片是真的烂,那上边的两类人就都是所谓的好人了,毕竟帮诸位网友避雷了,不是吗?同时,网友的聚焦点也只会集中于导演,演员和剧情。
至于怎么评价钓鱼佬?我认为真没法评价,很多作者互相之间也都心知肚明,当做没这回事,该发就发,钱是一定要赚到手,至于手段啥的,无所谓。
当然,钓鱼佬也不全是以上两种人,还有一种人,这类人一般存在于评论区中,发表你知我知的愚蠢言论,引得看到这条评论的人哄堂大笑,或许就赶走了围绕那些人一天的不好情绪呢?
最后,评论区里愤怒的网友确实动了真情,努力想要改变其他持有相反意见的人的看法,但每个人在自己的想法里都是神,没有人可以改变别人的想法,因为想法不是你的。不过,那些作者是真的在隔岸观火,赚了很多钱。